视界解析:玛雅文明的海洋憧憬,《黑豹2》电影美术设念幕后
2023-02-28
《黑豹1》创造的非洲未来主义美学在当时确实足够惊艳,山西纪录片,这次,《黑豹2》用玛雅海洋文明拓展了部落文化的幻想边界。
2019年,历史上第一位获得奥斯卡最佳艺术指导奖的非裔美国人诞生了
她就是《黑豹》的艺术总监——汉娜·比奇勒
据说,为了《黑豹1》,汉娜·比奇勒在筹备前期便编写好了一本515页的视觉指导手册及设定编年史,调研了非洲大部分部落的传统色彩及纹理服饰,将非洲时尚的未来主义(融合建筑师扎哈·哈迪德的设计风格)与非洲朋克美学相结合,终于将瓦坎达带入了“现实”。
对于《黑豹2:瓦坎达万岁》,汉娜同样为纳摩统治下的塔洛坎文明编写了400多页的设计手册,试图弄清玛雅文化与水下生活发展的可能。
跟近期大多数美剧及电影一样,《黑豹2》的制作同样面临了新冠疫情停摆的干扰,于2020年7月开始前期制作,早期只通过远程会议探讨故事板及概念设定。但到了8月,扮演黑豹特查克的演员因结肠癌离世,让项目暂停了一段时间,并改动了剧本内容(显然剧本改动很大程度导致了本作人物的拧巴动机)。汉娜也不得不为剧本改动调整了部分早期设定的内容,但对于塔罗坎的研究基本和早期保持了连贯。
纳摩守护的水下世界可以看作是非洲未来主义乌托邦的一面镜子,它虽然发现了振金,但保持了古老文明的印记及生活方式。所以对于历史的记忆便是设计的主要指导原则之一。
导演瑞恩·库格勒对于故事背景的真实感要求较为苛刻,常以“硬科幻”的标准去衡量故事中的幻想场景。电影中出现的墨西哥尤卡坦半岛确实是塔罗坎人的灵感来源,毕竟作为玛雅人的后裔,他们应该都保持了较为接近的文明印记。
为了让海底的塔罗坎文明尽可能建立在科学原理之上,剧组请来了大量专家,包括专门研究低地玛雅的墨西哥考古学家,前哥伦布和后古典时期玛雅历史学家,专门研究手抄本、玛雅圣书、玛雅众神、农业、象形文字、海洋管理和物种入侵的研究人员,热液喷口和喷口生态系统研究人员,海洋生物学家,自由潜水员等。
汉娜的指导手册中详细记载了玛雅人从尤卡坦半岛搬迁到波多黎各海沟500年的迁徙历史,并考虑水下玛雅建筑布局、知识积累及发展、海带结合玉米的基因工程改造(作为主要海底农作物)等。
显然,塔罗坎的建筑受到了著名的玛雅遗迹(位于帕伦克)的影响,遗迹的君王帕卡尔同样是在幼年称为国王(Ajaw),为城邦带来了强盛的发展时期。公元 683 年,他以 80 岁高龄去世,被埋葬在铭文寺一个房间内的石棺中,并被神化为帕伦克市的玉米神。这个故事与纳摩非常相似,因为他在年轻时也成为了领袖,他水陆的通行能力使他能够占据多个领域,成为人民的神。
图卢姆是玛雅文化后期的重要遗址,坐落于尤卡坦半岛东北部,当地的玛雅后裔在港口捕鱼和做生意,非常注重家庭和社区维护。从海岸过渡到海底显然有些太突兀,所以电影中带入了海岸地貌中一系列相互连接的洞穴。洞穴中有石笋和钟乳石,也是苏睿公被绑架后最先到达的区域——塔罗坎的访客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