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 | 原型孔令辉罕见亮相,《中国乒乓》够飒!

2023-02-19

《中国乒乓之绝地反击》“五虎”这样炼成! 时长:04:47 来源:电影

展开

《中国乒乓之绝地反击》“五虎”这样炼成!

时长:04:47建议WIFI下打开


1905电影网专稿 从春节延档到重新上映,《中国乒乓之绝地反击》正如电影海报上所写的那样,以“不被看好”的姿态,追寻自己的“逆风翻盘”。



拍体育电影不易,想要拍好便更难。更何况《中国乒乓》要讲的,还是中国竞技体育“王牌之师”、世界乒坛霸主的故事。跟随人物“穿越”回30年前备战世乒赛的时刻之前,主演许魏洲段博文蔡宜达丁冠森在接受1905电影网独家专访时,坦言与多数观众一样,想象不出究竟从哪里着笔,才足以匹配中国男乒的辉煌。


蔡宜达、许魏洲、段博文、丁冠森(从左到右)


最终,“五虎”在绝地反击前的低谷相遇:失败、遗憾、伤病、质疑……竞技体育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爽文,中国乒乓凭何能成为“最强王者”,他们用1995年世乒赛给出答案。


成为“大魔王”之前


《中国乒乓之绝地反击》中的“五虎”,拍摄时平均年龄不到30岁,其中饰演董帅的孙浠伦甚至是“05后”。相比球技方面的训练,对他们而言更重要的,是先更快、更准确地从当年的真实事件、原型人物身上,找到自己贴近角色的支点。



那时的五虎是中国男乒特殊的一批“代表”,他们不只是整个体系中最强实力的选手,更是中国乒乓的希望、是重任的“承担者”。五个人年龄不同、打法不同,各有特点,但最终目标只有一个:帮助男队在最短时间内、世乒赛之前打一个“翻身仗”。



那是中国乒乓最艰难的一段时期,一方面与势头迅猛的欧洲劲敌及亚洲的“老对手”相比,我们的人才出现了一定的“断档”;另一方面,山西摄影,世界各国在战术上对中国的针对性研究,也让我们传统意义上优势的“前三板”技术逐渐失去了领先地位。


理念、经验、训练手段上的落后,让中国男乒屡尝败绩。“五虎”就是在这时被新教练组从各梯队集结到了一起。



饰演黄昭的段博文被一致认定是《中国乒乓》中最神似原型的一个。为了达到这个效果,他需要一边大量运动,一边增重30斤。但胖绝不仅仅是在追求表面的“看起来像”,这份重量在导演邓超看来,太原写真,某种程度成为了这个角色的“灵魂”。



段博文透露,王涛当年打的是反手生胶,这一次自己在电影中的练习也以反手生胶的快攻为主。如今,这项技术在赛场上的使用已经不多,但当年王涛正是以反手生胶与各国对手进行搏杀。也正因为“胖”,让他有了足够强大的核心力量来支撑自己的发挥,反手的速度也成为了黄昭在电影中主要的“杀手锏”。


段博文与原型的相似度,得到了“五虎”之一,同时也是《中国乒乓》技术指导马文革的认可。真正经历过这段中国男乒“最低谷的时期”,让这位曾经的冠军成员格外兴奋于看到这个故事被搬上大银幕。



而有原型在剧组近距离1对1执导,对于饰演这个人物的许魏洲来说更是一次难忘和宝贵的体验。